公历年份 | 平年闰年 | 二月天数 | 公历天数 | 农历年份 | 是否闰月 | 农历天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4年 | 闰年 | 29天 | 366天 | 甲辰[龙] | 无闰月 | 354天 |
2025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乙巳[蛇] | 闰六月 | 384天 |
2026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丙午[马] | 无闰月 | 354天 |
2027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丁未[羊] | 无闰月 | 354天 |
2028年 | 闰年 | 29天 | 366天 | 戊申[猴] | 闰五月 | 384天 |
2029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己酉[鸡] | 无闰月 | 355天 |
2030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庚戌[狗] | 无闰月 | 354天 |
2031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辛亥[猪] | 闰三月 | 384天 |
2032年 | 闰年 | 29天 | 366天 | 壬子[鼠] | 无闰月 | 355天 |
2033年 | 平年 | 28天 | 365天 | 癸丑[牛] | 闰冬月 | 384天 |
查看更多年份(1920年-2050年) |
闰月出现不固定,用于协调农历与回归年,防止脱节。其频率大致每2至3年一次,但具体根据农历年份情况而定,可能连续几年无闰月或连续出现。古代曾采用“十九年七闰”法,但随历法改进和天文观测技术发展而演变。
闰月计算复杂,基于农历与天文现象。传统十九年七闰法,现代多通过无中气月置闰。需观测朔望月,计算回归年与农历年天数差异,确定闰月位置。
闰月非固定月份,由农历与天文现象决定,如朔望月、节气。传统十九年七闰法,现代多依无中气月置闰。闰月可现于二月至十月间,频率不固定,但约每二至三年一次。闰月调整农历年长度,使之更贴近回归年,保持与季节对应关系,准确反映季节与天象变化。
可以选择过阳历生日,通常阳历生日固定不变,可以有效避免闰月问题;农历生日则遵循传统,一般提前不延后,通常在正常月过生日,很少在农历闰月过生日。
闰月计算复杂,基于农历与天文现象(如朔望月、节气)。无中气月置闰为常用方法,十九年七闰法已逐渐演变。需观测朔望月,计算回归年与农历年天数差异,确定闰月位置。闰月频率不固定,每隔几年出现一次,具体需观测计算。
闰月调整农历与回归年差异,确保农历年与季节对应。农历约354天,回归年约365天,存11天差异。闰月作为额外月份,使农历年接近回归年长度,保持节气节日与季节对应。设置依据天文观测和历法计算,通常无中气月后置,长度29或30天。闰月非固定,使农历年长度变化,总体在354至384天间。
无闰正月和润腊月因天文学规律(正月、腊月中气位置固定)、传统习俗(重要节日固定)、历法规定(历史沿用不得置闰)及罕见情况共同决定。这些因素维护了农历稳定性与准确性,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历法学的智慧。